2012-03-01 01:22:3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fā)自北京
張每(化名)北漂4年了,目前是所在單位的部門骨干,月收入偶爾也能逼近萬元,但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卻愁眉苦臉地表示,每月房租、日常開銷和應酬要耗掉大半收入,結余部分寄給父母后,自己便兩手空空了。
全國“兩會”后天就將拉開帷幕,幸福這個詞語或許將在會上被頻繁提及,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地方對GDP似乎永不疲憊的追逐。
近日,各地2011年經濟數據悉數浮出水面,從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GDP來看,廣東省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一舉躍入5萬億元俱樂部,而緊隨其后的江蘇、山東也均突破4萬億元。
但根據有機構發(fā)布的2011年中國內地31個省份居民幸福指數排名,GDP似乎并不能與幸福直接掛鉤。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貴州幸福指數排在上海、北京、廣東、浙江之后名列前五,但其GDP的排名卻只排到26位。
“經濟在加速發(fā)展,社會矛盾也在加速轉化。”廣西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周可達表示,如結構性失業(yè)、物價上漲、房價高企、環(huán)境惡化等,這些因素對群眾的“幸福感”都有影響。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辜勝阻在前瞻“兩會”熱點時特別指出,緩解民生焦慮、提升國民幸福感等問題將是重大焦點。而根治食品安全問題,治理空氣和水污染等將是重要著力點。
地方GDP崇拜未減
透過各地“兩會”傳出的訊息,不難看出各省份依然對GDP情有獨鐘。
全國31個省市區(qū)GDP均保持高速增長,“萬億俱樂部”成員省份已達23個,并呈現鮮明的梯隊格局。不過,多數省份經濟騰飛背后依然主要依靠投資支撐。以“萬億俱樂部”新成員廣西為例,其增長與投資和項目建設直接相關。2011年,廣西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1萬億元(1.02萬億元),增長30%。
中國經濟強省的GDP即使放到全球也非常有競爭力,廣東的GDP總量已經持平于世界排名第16位的荷蘭。而北京市統(tǒng)計局年初披露的數據稱,按常住人口算,去年北京市人均GDP達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這一數據被認為已達到中上等國家水平,接近富裕國家。
數據還顯示,去年北京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萬元,大約為人均GDP的40%。張每的收入是3.29萬元的兩倍還不止,但他依然覺得不幸福。
“人均GDP接近富裕國家,老百姓卻覺得自己窮,收入水平比發(fā)達國家差很遠,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說,北京大量財富的增長都體現在非居民福利方面,比如城市基礎設施等公共財物方面。
在2012年,類似的情況是否會有所好轉呢?如果從各省市區(qū)的GDP目標來看,答案恐怕仍是否定的。
“十二五”期間,我國年均GDP增速目標設定為7%,國內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大約在8.5%左右,但各地提出的2012年GDP增長目標,除北京、上海、廣東等個別省市外,其余各地仍定位10%以上,GDP增速目標“西高東低”的特點十分明顯。
中投顧問宏觀研究員白朋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數據也表明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發(fā)展上升空間很大,而國家政府提供的人力、物力支持也增強了上述地區(qū)振興經濟的信心,而一些發(fā)達省份因為經濟已經比較穩(wěn)定,在GDP增速上也相對理性。
“幸福感”或再成兩會焦點
去年“兩會”,居民收入與國民收入同步增長以及增加國民幸福感的討論貫穿各個會場,袁鋼明判斷說,今年這個問題還會受到熱捧。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廣泛征集的“兩會”意見中,多數民眾的焦點集中在社保、收入、食品安全以及醫(yī)療等方面,鐵路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并不受青睞。
地方GDP快速增長真不會增加居民幸福感么?袁鋼明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舉了個很簡單的例子。他說,北京的GDP增長可能與房地產價格上揚有很大關系,但房價上漲無疑增加了居民的痛苦感。
其實,中國經濟的幾個前沿陣地已經著手將幸福感提升至地域發(fā)展戰(zhàn)略高度,并在各地“兩會”中明確亮出。
“作為率先發(fā)展起來的地區(qū),GDP增速回歸理性,回歸惠民和富民是必須的。”袁鋼明說,一方面北京和上海等地區(qū)已經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如果不進行扭轉,資本可能會更多侵占百姓利益,很容易產生危機。
究竟什么是幸福?張每的回答很簡單:壓力不用那么大,不會每天被房子、車子和物價壓得喘不過氣來。
山東大學生活質量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邢占軍認為,要建設幸福社會,從決策者來講,就要改善民眾生存條件和環(huán)境,讓民眾的價值和潛能得到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決策者一定要提實實在在的舉措,而不是簡單地去提一些幸福指數提高多少等指標。
“盡管有諸多因素影響民眾的‘幸福體驗’,但收入分配、就業(yè)、社會保障、基本住房等是構成民生幸福的基本要素,是居民‘幸福感’的基礎與源泉。”周可達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