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08-27 10:49:10
尹中立認為,如果“去房地產化”徹底,那么國內出現(xiàn)房價下跌一半、經濟負增長的局面并非不可能。
二季度經濟增速三年來首度滑至8%以下,7月貿易順差大幅收窄;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的高達50個,環(huán)比翻一番。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研究員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房價仍處反彈之中。中國經濟要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邁過“去房地產化”這道坎。
經濟增速放緩,讓保增長的話題重新占據核心,一些人習慣性地將目光投向房地產行業(yè)。然而,對房地產市場和宏觀經濟有著多年研究的尹中立認為,切勿對此抱過高期望。在中央派員分赴各地督察之后,至少在一個季度內不會有寬松措施出臺。
“種種跡象表明,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的態(tài)度與以前相比有較大變化。”他說,今年3月以來,地方政府試圖放松房地產調控,但都被中央政府及時制止,可見中央在房地產調控方面不斷總結市場博弈的經驗和教訓。如果政府真的因為經濟增速放緩就放松房地產調控,不僅有損中央的決策權威,也增加了未來房地產調控的成本。
“去房地產化”知易行難。尹中立說,這是因為土地價格一旦停止上漲,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連鎖沖擊。
去年三季度以來,隨著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鋼鐵、水泥、煤炭、石油化工、家電等行業(yè)出現(xiàn)產能過剩的困境,經濟增速掉到8%以下。當房價真正開始下跌,產能過剩的矛盾將更加尖銳,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經濟增長方式必須盡快轉換。”他指出,未來十年對于中國十分關鍵。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挑戰(zhàn)是“中等收入陷阱”,突破這個陷阱,中國就會邁向發(fā)達經濟體。要以最大決心、最大努力去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哪怕付出一時之痛的代價,也要為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說到房地產,價格始終是難以繞過的問題。尹中立表示,雖然從環(huán)比來看,房價處在反彈之中,但從交易量和新建住房的投資增速來看,房價回升并沒有傳導至開發(fā)商的投資行為上,這表明開發(fā)商的信心并沒有恢復。只不過因為房價上漲過程持續(xù)太久,人們一時還不相信房價會下跌,即使有開發(fā)商“降價促銷”也立即會招來大批投資者搶購。從經驗判斷,大牛市的頂部往往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因此,五六月的房價反彈用“回光返照”來形容比較準確。
有人看到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挑戰(zhàn),建議再來一次“四萬億投資”,在尹中立眼里這是一個“餿主意”。“實際上,當前的經濟困境與幾年前的‘四萬億投資’有較大關系,重復走老路是一條死胡同。‘去房地產化’不僅是短期的政策取向問題,更是一個長期的戰(zhàn)略問題。”他說。
精彩對話
中國證券報:房地產市場今年的“金九銀十”還有戲嗎?
尹中立:6月房價反彈勢頭漸明,到7月這一趨勢得到確認。不過,更多的是買房人在一系列信息刺激下恐慌性入市的行為,短期反彈的判斷仍可維持。但未來一段時期的交易量不會太好,所謂的“金九銀十”難成現(xiàn)實。
中國證券報: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挑戰(zhàn)是“中等收入陷阱”,該如何突破?
尹中立:從日本、韓國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看,中國經濟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有兩點:一是理順收入分配,二是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要實現(xiàn)這兩點,必須遏制房地產價格上漲,通過“去房地產化”來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證券報:經濟“去房地產化”會帶來嚴峻挑戰(zhàn),怎么理解?
尹中立: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上世紀的亞洲金融危機,“四小龍”當時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現(xiàn)在面對經濟“去房地產化”可能遇到的挑戰(zhàn)。
直白地說,如果“去房地產化”徹底,那么國內出現(xiàn)房價下跌一半、經濟負增長的局面并非不可能。盡管如此,我依然認為這是必經之路、可行之路,關鍵是我們能否忍一時之痛。
中國證券報:貨幣寬松舉措還會出臺嗎?
尹中立:央行幾次降息和調低存款準備金率本意是為實體經濟“加油”,但從過去幾個月的經濟運行看,只有房地產市場反應最強烈,不僅交易量迅速增長,而且很多城市房價出現(xiàn)反彈跡象。因此,貨幣政策的操作不得不看房地產市場的臉色。按此邏輯推理,在房價得到控制之前,貨幣政策的放松力度或有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