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7 01:35:2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葉燕婷 發(fā)自深圳
每經記者 葉燕婷 發(fā)自深圳
深圳市存量巨大的歷史遺留違建在經歷四年清理后迎來突破。
前日(1月15日),深圳市政府公報披露,2014年4月1日起,《〈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筑的處理決定〉試點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將在試點區(qū)域內正式實施。
對于原村民擁有的符合條件的違建,根據不同情況可在補繳差異化地價及罰款,進行處理確認,而符合條件的非原村民的生產經營性、商業(yè)、辦公類歷史遺留違法建筑或可確權。不過,深圳市對在建、在售小產權依然采取堅決遏制的態(tài)度。
根據《試點辦法》,試點區(qū)域范圍內符合或適用原村民處理政策的當事人名下有三棟住宅以內的歷史遺留違法建筑的,可在差異化的處罰和補繳地價后,登記為非商品性質房地產。
具體而言,原村民所建符合“一戶一棟”原則的違法建筑,免繳地價,總建筑面積未超過480平方米的部分免予處罰,總建筑面積在480平方米以上不足600平方米的部分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處以30元罰款,600平方米以上不足800平方米的部分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處以60元罰款,80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處以100元罰款。
如原村民違反“一戶一棟”原則所建違法建筑的多棟部分,多棟的第一棟按現(xiàn)行公告基準地價的25%補繳地價,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處以100元罰款;多棟的第二棟按現(xiàn)行公告基準地價的25%補繳地價,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處以200元罰款;多棟的第三棟及以上棟數部分不予處理確認。
據悉,本次可轉正住宅對申報人限制嚴格,對原村民與非原村民共同建設、申報的住宅類歷史遺留違法建筑,對原村民所建部分按照前款相應規(guī)定辦理,對非原村民所建部分不予處理確認。
除住宅以外,針對生產經營性、商業(yè)、辦公類歷史遺留違法建筑而言,對原村民、其他企業(yè)單位或者非原村民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罰款120元,按照現(xiàn)行公告基準地價補繳地價,之后可登記為非商品性質房地產。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合法化后的住宅若符合“一戶一棟”原則的住宅類歷史遺留違法建筑在480平方米以內的部分,按照申請轉為商品性質時的公告基準地價的10%補繳地價,可申請轉為商品房性質。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繼受單位所建商業(yè)、辦公、生產經營性歷史遺留違法建筑則可按照不同標準不足地價,亦可轉為商品房性質。
深圳房地產律師張茂榮律師表示,《試點辦法》僅適用于被認定為歷史遺留類違法建筑,并不適用于其他大量違法建筑,短期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深圳違建類小產權房問題。
全聯(lián)房地產商會創(chuàng)會會長聶梅生在中國地產領袖峰會現(xiàn)場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差異化的處理符合國家對于農村違建的態(tài)度,寬嚴相濟,分類處理。早期深圳發(fā)展起來的大量城中村對城市發(fā)展是有貢獻的,這部分應該逐漸清理,給予一個合理合法的身份,但對于最近頂風作案新建新售的則需嚴懲,此舉對長遠處理深圳市違建甚至全國違建都具有推廣意義。
聶梅生表示,深圳違建存量巨大,新的農村建設問題的同地同權同價應該在新的領域突破,和原來的小產權不重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