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9 15:31:50
◎中國消費市場如果按照兩位數增長趨勢,2023年社零總額規(guī)模有望提升至50萬億元。
◎接下來,決定消費轉型升級能否成功的關鍵,就是能不能改變千百年來以商品為核心的經營模式,轉變?yōu)橐匀藶橹行牡男滦拖M理念。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2023年春節(jié)假期,我國消費迎來了“開門紅”。
商務部數據顯示,春節(jié)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yè)銷售額與去年春節(jié)相比,增長了6.8%。餐飲堂食消費同比增長15.4%,店均消費增長10.8%。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消費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春節(jié)消費“開門紅”是曇花一現還是消費趨勢迎來轉折?消費能否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國內消費形態(tài)正發(fā)生哪些變化?國家將如何推動消費市場加速回暖?
針對上述疑問,近日,《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魏建國表示,今年春節(jié),我國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這個“開門紅”來之不易,相信接下來中國經濟會有接二連三的驚喜。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今年春節(jié)期間,我國消費迎來“開門紅”。這是消費市場的“曇花一現”還是新的轉折?
魏建國:今年春節(jié)是中國經歷疫情之后,消費市場迎來的第一個“震撼”。春節(jié)期間消費市場的“開門紅”既不會是曇花一現,也并非溫而不暖,是中國消費市場的一個重大轉折。
春節(jié)消費市場“開門紅”釋放出重要信號,它拉開了我國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市場的序幕,為我們完成2023年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乃至“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提供了十足的信心和力量。
NBD:今年春節(jié)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yè)銷售收入與上年春節(jié)假期相比增長12.2%。春節(jié)消費為何能出現兩位數增長?哪些消費類型起到了支撐作用?
魏建國:今年春節(jié)期間,主要是接觸性消費、服務型消費和基礎性消費起到了主要支撐作用。比如春節(jié)期間,全國電影票房收入超過67億元,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其次,國內旅游人次超過3億,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跨區(qū)旅游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第三方面就是餐飲堂食、酒水銷售大幅增加。當然,這些都屬于初級消費。
下一步,我認為會迎來消費升級,也就是高品質的消費,高品質消費將引領中國消費邁上新臺階。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fā)生變化,接下來,決定消費轉型升級能否成功的關鍵,就是能不能改變千百年來以商品為核心的經營模式,轉變?yōu)橐匀藶橹行牡男滦拖M理念。如果這種新型消費理念能夠成功轉型,不僅能帶來新的產業(yè)發(fā)展,而且對市場結構的重組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認為,這種以高品質消費為導向,以人為中心的新型消費理念會在2023年有一個突破。
NBD:去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2%,對于2023年,您有怎樣的預期?消費能否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魏建國:我認為今年全國消費市場大概率會出現兩位數的增長,下半年增速甚至會高于上半年。
首先,盡管中國消費市場受到三年疫情的沖擊,但勞動力沒有受損,大家的消費能力和愿望沒有降低太多,也就是說全生產要素方面,中國是全球各大經濟體當中保存最好的。
更加重要的是,中國整體政策的疊加優(yōu)勢會在2023年有更多的釋放,因此,我認為2023年消費不僅會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而且會實現兩位數增長。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2021年,美國全年GDP規(guī)模大約是23.3萬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7.41萬億美元。中國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4萬億元人民幣,大約是6.5萬億美元。
美國7.41萬億美元是2021年全年消費市場的水平。根據統(tǒng)計,美國2022年12月的社零總額為6771億美元,環(huán)比下降1.1%,降幅超過市場預期。相反,中國去年12月社零總額同比增速較11月份大幅收窄,出現觸底回升的趨勢。
中國消費市場如果按照兩位數增長趨勢,2023年社零總額規(guī)模有望提升至50萬億元。
自疫情發(fā)生以來,各級政府圍繞穩(wěn)市場、促消費不斷出臺新舉措。今年春節(jié),我國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這個“開門紅”來之不易,我相信接下來,中國經濟會有接二連三的驚喜。
NBD:有觀點指出,今年春節(jié)消費是“溫而不暖”,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沒有跟上。對此,您是否認同?想要讓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國家還需要如何發(fā)力?
魏建國:我不認為春節(jié)消費是溫而不暖,也不太認同“消費的增長會受到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的限制”這種觀點。
有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我國居民存款增速開始大幅抬升。2021年居民存款增速只有10.7%,而截至2022年末這一增速已經抬升至17.3%,同比多增了7.9萬億人民幣。
因此有些人就猜想,居民是不是愿意存款而不愿意消費了。
我不這么看,居民的存款為我們整個消費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國內消費也提供了相應的條件。
面對消費轉型升級的趨勢,我個人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維度發(fā)力。
首先,要把服務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消費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是服務質量高低的競爭。哪個地方出現了宰客、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店大欺客的現象,它整體的消費形象和消費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提升服務質量是擴大服務消費和增強潛力的關鍵。要讓更多的中小企業(yè),特別是小微企業(yè)融入市場,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做富有特色的高質量消費。通過更高的服務帶動流通領域更大的消費。
第二,完善消費市場體系是當務之急。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大市場,由大市場帶來大流通,由大流通帶來大服務。各個地方不能搞封閉,更不能搞“以我為主”,一定要從大市場大流通大服務來考慮。
第三,國內的消費渠道一定要下沉,服務要上門。居民消費、網絡消費要下沉到社區(qū),下沉到鄉(xiāng)鎮(zhèn)。盡可能多設立24小時便利店,特別是要把國內的消費向中老年人傾斜,把健康消費向藍領群體傾斜。
第四,未來的新型消費要與區(qū)塊鏈、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化、物流配送、金融服務結合在一起。
最后一點很重要,今后的消費要更加突出綠色消費、低碳消費、健康消費,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中國的消費能力提升的同時,讓全球消費向中國市場看齊。
NBD:我們注意到,今年春節(jié)期間,房地產銷售比較低迷,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僅是2022年同期的56.9%。未來,房地產在拉動經濟方面扮演怎樣的角色?今年房地產銷售是否會迎來復蘇?
魏建國:我認為2023年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有序發(fā)展是關鍵。整個房地產市場會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升溫而逐漸升溫。
首先,房地產行業(yè)只有健康才能長久,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對于房地產而言就是機會。
其次,隨著國內消費恢復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整個房地產會有一個逐漸升溫的過程,這個過程會在未來3~5年實現,以多渠道滿足居民住房需求,房地產市場仍有較大空間。
第三,盡管春節(jié)房地產市場比較低迷,但市場復蘇力量正在積蓄。今年房地產將是未來市場復蘇和升溫的開始,我個人相信,市場會盡快扭轉持續(xù)下跌的趨勢。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