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25-03-13 23:22:56
3月12日,胡塞武裝領導人發(fā)表聲明,重啟對以色列船只在紅海、曼德海峽、亞丁灣及阿拉伯海的航行禁令,以抗議以色列封鎖導致加沙地帶人道危機。受此影響,地中海航運(MSC)等巨頭繼續(xù)繞行好望角,避免風險。同時,全球集運市場因需求疲軟與運力過剩,運價持續(xù)下跌。盡管部分船司試圖通過漲價和空班來緩解跌勢,但效果有限。
每經(jīng)記者 張韻 每經(jīng)編輯 梁梟
胡塞武裝又要打擊以色列商船了,歐地航線再次受到威脅。
據(jù)央視新聞報道,當?shù)貢r間3月12日晚間,胡塞武裝領導人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發(fā)表聲明,正式重啟針對以色列船只在紅海、曼德海峽、亞丁灣、阿拉伯海的航行禁令,一切駛入上述海域的以色列船只都將成為軍事打擊的目標。
3月13日,集運指數(shù)(歐線)主力合約EC2504收盤報2122.1點,跌幅達9.57%。
為何不漲反降?海通期貨研究所航運組負責人雷悅向《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表示,3月13日跌幅主要由現(xiàn)貨運價變化引起,MSC地中海航運跟進宣漲4月報價至大柜4000美元,但同時4月首周選擇沿用3月末報價,為大柜2290美元。
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表示,由于以色列的封鎖,人道主義物資無法進入加沙,讓加沙地帶兩百萬巴勒斯坦民眾陷入饑餓,因此胡塞武裝決定再次開始針對以色列船只的襲擊行動。
距離上次宣布停止還不到兩個月,這一次重啟禁令是否會再次擾亂紅海局勢?
地中海航運(MSC)、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陽明海運等航運巨頭此前均明確表示,現(xiàn)在重返蘇伊士運河、紅海航線還為時過早,因此,全球主要班輪公司的船舶目前依然繞行好望角,受此影響較小,但不可否認,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行時間變得難以確定。
3月11日,德魯里在集運周報中指出,未來一個月內,30%的航次取消發(fā)生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上。MSC及主要航運聯(lián)盟通過取消航次、推遲新服務以減少運力,試圖緩解運價跌勢。然而,需求疲軟與運力過剩的雙重壓力削弱了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據(jù)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近期報告,MSC已悄然將原本部署在遠東—北歐航線的超大型船隊轉移至遠東—地中海及亞洲—西非航線,同時,將亞洲—北歐航線的主力船型替換為平均運力較小的“新巴拿馬型”船舶。
Alphaliner分析指出,MSC的這一調整與亞洲—北歐航線運價下跌密切相關。根據(jù)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shù)據(jù),3月7日,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為1582美元/TEU,較上期下跌6.6%;同期,上海港出口至地中?;靖凼袌鲞\價為2517美元/TEU,相對較高。MSC希望通過縮減北歐航線運力規(guī)模來緩解即期市場的運價壓力。
在亞歐航線上,削弱運力可能減緩即期運價的下滑趨勢,但也可能引發(fā)其他聯(lián)盟跟風調整。海洋聯(lián)盟(OA)也推遲了原定于今年3月推出的全新亞洲—北歐航線的計劃。從需求端看,上海航運交易所3月8日指出,歐洲航線運輸需求緩慢恢復,但由于航線整體運力已恢復到春節(jié)前水平,航線運價繼續(xù)下跌。
當前,船司主動空班收緊運力成為歐線市場的主旋律。雷悅告訴記者,部分船司在第12周(3月17日—23日)的個別航次出現(xiàn)爆艙,一方面是貨量有序改善,另一方面是船司在當周主動收緊運力所致。
3月12日,全球貨代巨頭德迅集團發(fā)布觀點指出,歐洲航線方面,OA聯(lián)盟在3月上旬通過空班來控制過剩運力,導致已有個別航次爆倉到3月中下旬;3月,因空班或者部署小型船舶導致OA聯(lián)盟、雙子星聯(lián)盟(Gemini)、MSC+PA聯(lián)盟(ONE、HMM和陽明海運組成的聯(lián)盟)的運力分別減少21%、10%、14%。
此前,馬士基率先宣布在4月上調歐線運價,每TEU運價提至2600美元,每FEU運價提至4000美元,幾乎是歐線現(xiàn)艙報價的兩倍,這一消息引發(fā)了市場的強烈反應,導致集運歐線指數(shù)出現(xiàn)大幅震蕩。隨后,赫伯羅特、MSC等船司跟進宣布漲價。
但雷悅表示,MSC跟進宣漲4月報價至大柜4000美元,但同時4月首周選擇沿用3月末報價,為大柜2290美元。該定價策略和3月高度類似,當時大部分船司在3月首周選擇沿用2月末低價,形成價格負反饋鏈條,引發(fā)了隱性價格戰(zhàn),導致3月宣漲失敗。
“4月宣漲能否實際落地,需進一步關注其他船公司的跟漲情況及空班計劃。”德迅集團觀察到,3月中旬至下旬,為搶占歐線市場份額、提升裝載率,船公司正進一步下調主單價,并針對大票貨或者特殊品名,頻繁在市場上推出特價。
另外,船司在地中海航線也不再限制小重貨或者低價合約艙位,由于運價持續(xù)下行,一些低貨值客戶開始陸續(xù)發(fā)貨,需求正在逐步恢復。
雷悅則告訴《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3月末的第13周攬貨進度一般,而運力規(guī)模較高,貨量改善程度從目前來看較難完全匹配那么高的運力,因此船司月末降價也相對激進,最低費率報價為大柜1800美元。
受此影響,3月13日,集運指數(shù)(歐線)主力合約EC2504收盤報2122.1點,跌幅達9.57%。對此,雷悅表示,4月作為淡季宣漲,價格落地的核心在于3月末要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爆艙、搭建滾囤貨,以及船司要繼續(xù)在4月主動收緊運力,從目前的情況來評估,這兩者都暫未出現(xiàn)積極的變化,因此4月宣漲落地可能性降低,這也是EC盤面出現(xiàn)悲觀情緒的主要誘因。
港口方面,中國多個港口正面臨船舶到港量激增的問題,在上海港、寧波港的錨泊區(qū),等待船舶從上周的90艘增加至本周的161艘,擁擠增加使得寧波港、青島港的船舶等待時間超過3.5天和2天。
與此同時,歐洲港口的罷工行動也將導致船舶延誤,德迅集團提醒貨主注意法國碼頭工人罷工,預計在本月18日、19日和20日的全天罷工期間,全國港口運營將可能中斷72小時。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jīng)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