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4 22:17:38
每經記者|張祎 每經編輯|姚祥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因涉及嚴重失信行為被予以行政處罰后,行政相對人可通過哪些機構修復信用?官方于日前給出了具體名錄。
7月2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fā)布關于《可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第一批)》以及《可承擔信用修復專題培訓任務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第一批)》的相關公告。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東方金誠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都數(shù)聯(lián)銘品科技有限公司等62家信用服務機構入選首批可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其中還有13家機構同時成為首批可承擔信用修復專題培訓任務的信用服務機構。
公告顯示,上述13家機構出具的信用培訓證明及62家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將作為行政相對人申請信用修復的有效材料,“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將予以采信。
7月2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fā)布公告表示,經相關綜合信用服務試點機構和征信機構自主申報,并作出守信承諾,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在對其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和嚴格復核的基礎上,確定了第一批可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份名單共包括有62家信用服務機構,分布在全國20個地區(qū)。其中來自北京地區(qū)的機構數(shù)量最多,達到了21家,占比近34%;其次是上海地區(qū),共有6家入選;深圳地區(qū)、山東地區(qū)旗鼓相當,分別有4家。
公告顯示,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將作為行政相對人申請信用修復的有效材料,“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將予以采信。在信用報告內容方面,應包括但不限于信用修復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失信情況、修復情況,并就信用修復申請人是否按要求完成信用修復出具第三方評估意見。
公告中強調,相關信用服務機構應合法合規(guī)開展相關業(yè)務,社會公眾可對本次公告的信用服務機構進行監(jiān)督,投訴舉報信息經核實后,將及時更新相關機構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不符合等級要求的相關機構將從名單中撤除。
此外,信用服務機構名單還可能繼續(xù)“擴容”。公告顯示,未在首批名單的信用服務機構申請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可提交申請和真實有效的證明材料,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將適時增補并發(fā)布符合條件的機構名單。
除了公布可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外,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還在7月2日發(fā)布了《可承擔信用修復專題培訓任務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第一批)》的相關公告,北京數(shù)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鵬元征信有限公司等13家信用服務機構入選。
公告指出,信用修復申請人應主動參加本名單信用服務機構或各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行政處罰決定部門等舉辦的信用修復專題培訓,掌握信用知識,了解信用法規(guī)政策,主動糾正并修復失信行為。上述名單中信用服務機構所出具的信用培訓證明將作為行政相對人申請信用修復的有效材料,“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將予以采信。
公告顯示,相關信用服務機構應合規(guī)開展培訓工作,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規(guī)政策、失信聯(lián)合懲戒措施、信用修復方式和程序等,培訓不少于3個學時。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將結合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及時更新相關機構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不符合等級要求的相關機構將從名單中撤除,并將適時增補并發(fā)布符合條件的機構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名單的公布,也意味著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修復進入到有章可循的階段。今年4月30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的通知》,要求“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相關工作自2019年7月1日起執(zhí)行。
上述通知要求,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申請人除參照一般失信行為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要求外,應按照相關要求主動參加信用修復專題培訓,并向信用網站提交信用報告,經信用網站核實后,在最短公示期期滿后撤下相關公示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