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6 21:43:26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董興生
近日,高德紅外(SZ002414,股價6.63元,市值283.1億元)公告稱,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50億元至5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4億元至5.50億元,較2023年由盈轉虧。
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尚盈利5021萬元。這意味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超過4億元。資料顯示,高德紅外于2010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迄今發(fā)布的14份年報歸母凈利潤均為盈利。
系受審價機制影響
高德紅外是一家以紅外熱成像技術為核心的綜合光電系統(tǒng)及新型完整裝備系統(tǒng)總體研制生產企業(yè),具體工作圍繞型號項目類產品、民用產品、核心元器件領域、產業(yè)化基礎建設等方面展開。
對于2024年業(yè)績預虧的原因,高德紅外表示,報告期內,受型號項目類產品采購計劃延期及價格下調等因素影響,且某幾型前期已交付裝備因價格審核導致收入回沖,型號項目類產品收入及盈利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公司持續(xù)加大研發(fā)力度、加快在數(shù)字化產業(yè)新領域的布局,且隨著規(guī)?;A建設逐步投入使用,導致公司的運營成本上漲較大,尤其研發(fā)投入、人工成本、資產折舊攤銷增加。同時,2024年,長賬齡應收款項回款情況不及2023年同期,壞賬計提金額大于上年同期,以及公司按照會計政策對各類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導致公司利潤下降。
事實上,2024年前三季度,高德紅外的業(yè)績已在承壓,歸母凈利潤為5021.22萬元,同比下滑82.42%,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90.04%。同時,由于公司前三季度處于盈利狀態(tài),這意味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超過4億元。對此,1月23日,高德紅外證券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主要系受審價機制影響,軍品審價后的價格出現(xiàn)下調。
記者注意到,近幾年來,公司業(yè)績下滑均與型號類項目采購計劃延期、部分型號產品價格下調等因素有關。如2022年,因客戶采購計劃推遲導致定型批產進度受到影響,部分項目出現(xiàn)訂單簽署推遲,是當期型號項目產品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型號類項目采購延期是否還會持續(xù)?上述證券部人士表示,對此不方便判斷,公司會積極開拓市場,加大回款催收,同時采取其他應對方法。
民品業(yè)務帶動收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高德紅外在2024年中報內表示,型號項目產品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但公司大力拓展紅外民品領域,2024年上半年營業(yè)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
高德紅外稱,公司積極推動紅外熱成像技術廣泛民用化,不斷為電力、石油化工、智能安防、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智慧駕駛等行業(yè)帶來產品及解決方案,著力延伸創(chuàng)新鏈、完善產業(yè)鏈,真正讓紅外熱成像從高高在上的“高科技”轉化為人人可用的“消費級”。
民品業(yè)務收入增長能否扭轉公司利潤下降趨勢?上述證券部人士表示,暫不方便對此進行評價。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收入增加的同時,各項費用增長幅度更高。202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銷售費用、研發(fā)費用、財務費用分別較2023年同期增長59.06%、42.71%和128.01%,主要原因包括銷售人員增多導致薪酬增加,以及推廣宣傳費用增加;項目持續(xù)投入,研發(fā)人員增多導致薪酬增加及研發(fā)費用增加;銀行貸款利息支出增多、大額存單利息收入減少等。
此外,高德紅外于2024年12月提起對浙江玨芯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玨芯公司)及6名公司前員工的民事訴訟,指控對方侵害公司商業(yè)秘密,索賠損失2億元及其他費用。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公告稱,因本案涉及同一被訴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的刑事案件已予立案且尚未偵查終結或審結,根據(jù)刑事優(yōu)先的原則,在刑事案件未終結前,應中止本案的審理,待刑事案件結案后將繼續(xù)審理本案。
玨芯公司也對此多次在微信公眾號上發(fā)表聲明進行回應。1月16日,玨芯公司稱,已向法院提起商業(yè)詆毀糾紛訴訟,起訴高德紅外等4家公司對其進行商業(yè)詆毀。
目前,雙方的糾紛仍在繼續(xù)。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